中新网香港12月8日电 (记者 刘大炜)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(香港)智能科技展(简称“侨交会香港展”)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。本次展览以“融聚创新,共铸未来”为主题,由广东省贸促会、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、香港潮属社团总会、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、深圳市侨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。
12月8日,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(香港)智能科技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。图为活动启动仪式。主办方供图
开幕仪式上,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表示,展会活动将借助香港的资源优势、区位优势,以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为主线,集中展示“湾区智造”的最新成果、最新产品,为湾区企业开展全球贸易搭建新桥梁,共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,共同提升“湾区智造”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,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新支撑。
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王强,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,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,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,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郑汉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。
据了解,本次展览共设六个主题展区,覆盖60余个热门品类,集中亮相近2000余款展品。现场不少参展企业以智能智造为亮点,积极抢抓外贸订单,拓展国际市场。记者在现场走访发现,智能消费电子、智慧医疗、智能零售、新能源、科技解决方案等展区最受关注。
12月8日,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(香港)智能科技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。图为展览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“开幕当日,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大客流,现场气氛十分热烈。期望能够获得更多重点市场采购商的关注。目前已有多位境外采购商向我们表现出极大兴趣,准备开展对接洽谈。”深圳市吉方工控有限公司参展代表说。
侨交会香港展开幕期间还举行签约仪式和圆桌会议。开幕式上,深圳市侨交会集团分别与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工业协会、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签约,共同推动香港与珠三角内地城市在产业资源对接、科技合作及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合作。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上,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商界、侨界代表等逾百人围绕“大湾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机遇”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。(完)
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(记者 应妮)由文化和旅游部、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将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。
本届京剧艺术节以“京剧艺术的盛会,人民群众的节日”为主题,包括开闭幕式、京剧优秀剧目展演、文化和旅游部2021—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、文化和旅游部2022—2023年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、京剧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、专家评议会及主题研讨会、川剧精品剧(节)目展演、文化惠民等活动内容。
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文化和旅游部供图
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,文旅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介绍,中国京剧艺术节是我国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京剧艺术盛会,自1995年创办以来,已成功举办9届,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京剧作品和人才,为传承弘扬京剧艺术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他表示,本届京剧艺术节坚持传统戏、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“三并举”,以广泛的题材、多样的剧目类型体现人民视角和时代精神。《石评梅》《突围》《瑶山春》等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发掘红色文化,致敬革命先烈,彰显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的伟大精神谱系;《东方大港》《长空烈焰》《主角》等现实题材剧目深入人民生活,紧扣时代脉搏,展示京剧工作者书写时代之变、中国之进、人民之呼的最新成就;《优孟》《阳明悟道》等新编历史题材剧目塑造历史人物,传承民族精神;《七侠五义》《千秋忠烈》等整理改编传统戏培根铸魂、守正创新,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同时,中国京剧艺术节将理论评论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。艺术节期间将开展“一剧一评”,对参演剧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,帮助其提升艺术品质;举办一系列专题研讨会,总结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十届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,思考京剧发展现状,探索京剧未来。
此外,艺术节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、演出演播并举的形式,联合中央、地方等众多网络平台形成媒体矩阵,全程同步线上直播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,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盛会,促进京剧艺术传播提质增效。
据悉,本届京剧艺术节还将把京剧和川剧结合起来,同台绽放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艺表示,两个剧种在声腔、表演、剧目等方面关系密切。本届京剧节将组织5台四川省及部分省外川剧精品剧目和折子戏专场集中展演,还将在部分景区、社区等设折子戏专场,加强京剧和川剧的交流互鉴。(完)
联系人:购彩平台哪个最好app
手机:19181881510
电话:0935-99593021
邮箱:99593021@163.net
地址: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广州路街道